新闻动态
| NEWS CENTER |
SCI文献解读 | 多组学联用方案用途、优势大总结!南京大学医学院IF 9.4文章应用思路分享~
多组学技术联用,近年来几乎是高分文章,尤其是涉及医学、机制研究的高分文章比较常见的思路框架了。的确,随着近几年多组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仅丰富了检测对象种类,也提高检测的速度、准确度、覆盖度……在此基础上的多组学联用实验方案,对于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可靠性和完成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这也造成了一个很多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高分文章发文经验不足的研究者常见困惑:这么多种技术,我该选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几项常见的多组学技术联用…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有何影响?
近三十年来,肿瘤治疗领域在免疫疗法、靶向药物及联合治疗方案的推动下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临床数据显示,超过80%的治疗方案难以实现完全治愈,即使获得显著初期疗效的病例也常面临肿瘤复发和耐药性转化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研究证实肿瘤微环境(TME)在肿瘤耐药、免疫逃逸及转移扩散等肿瘤进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什么是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及其周边基质共同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免疫细…
【国自然热点推荐】铁自噬 | 铁死亡的好兄弟
毋庸置疑,铁死亡已然成为国自然关注的大热点。小编今天另辟蹊径,带大家看看铁死亡的好兄弟“铁自噬(Ferritinophagy)”有没有借着大哥的声望站起来~铁自噬国自然研究现状铁自噬作为国自然研究的新方向,近三年中标率不断攀升。2023年铁自噬相关中标项目已达10篇以上,涉及肺纤维化、慢阻肺、复发性自然流产、骨关节炎、肿瘤、肾损伤和肝损伤等多种疾病类型。玩转国自然的大佬们也紧跟当前研究潮流,将铁自噬和铁死亡、相分离、免疫等研究热点进行交互机制研究,属实是掌握了国自然的…
细胞分选宝典:流式分选
流式分选通过不同的荧光素标记样本中一种或多种细胞,再经由流式细胞仪区别不同细胞的光散射和荧光特征,将不同细胞分离。流式分选的步骤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制备单细胞悬液;细胞染色;细胞分选;后续细胞培养、分析。其中比较困难的就是关于抗体偶联荧光素的选择:比如,已经确定好了要分选细胞的marker,但是偶联的荧光素不知道怎么选。一般来说需要遵循三个原则:01根据仪器配置选择荧光素:多色标记荧光素搭配时还应当每个通道只选择一种荧光素;各个通道之间的荧光素可以互相搭配…
【病理干货】HE染色法方法介绍及与常见问题分析
苏木精 — 伊红染色法 ,简称HE染色法 ,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是阳离子染料,能够将细胞核内的嗜碱性物质染成蓝紫色。伊红是阴离子染料,能够将细胞质和胶原纤维等染成粉红色。HE染色法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HE染色法的原理是怎么样的?●细胞核染色原理苏木精为碱性天然染料,可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核内染色质的成分主要是DNA,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核苷酸链上的磷酸基向外,使DNA双螺旋的外侧带负电荷,呈酸性…
【国自然热点推荐】细胞衰老研究思路 | 关键机制锦上添花
自Leonard Hayflick提出“细胞衰老”这一概念,相关研究逐渐进入科研视线。“抵抗衰老”、“长生不老”更是从两千多年前延续至今的话题。那么什么是衰老(Aging),什么又是细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呢?二者等同吗?衰老不利于机体健康的话,细胞衰老一定是百害无一利的吗?接下来由小编为您一一揭秘!走进细胞衰老衰老是生命体生理功能随时间推移及环境变化出现衰退的生理过程,是个体走向自然死亡的必经之路。细胞衰老则是指细胞处于一种稳定的细胞周期停滞状态,是衰老的复…
超详细!动物行为学——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Morris水迷宫(Morriswatermaze)实验于1981年由英国心理学家RichardGMorris设计,最初用于研究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此后被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逐渐成为研究学习记忆最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目前Morris水迷宫实验在国内外已得到普遍认可,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研究和评价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经典行为学实验。影响水迷宫实验结果的因素一般涉及几方面,实验装置,实验环境,动物种类等。实验装置Morris水迷宫实验装置通常组成部分: 水箱及底部加热器: 实验中可将水温恒定在20-26度对…
【干货】HE染色实验步骤及常见问题解析
HE染色全名为苏木精(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方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学染色技术。HE切片是病理医生得以做出正确诊断的关键。HE染色是目前国内外病理诊断上广泛采用的 常规染色方法。切片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疾病诊断的及时与准确性。因此,能制作出一张高质量的HE染色切片,是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01染色原理1.细胞核染色原理:苏木精为碱性天然染料,可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核内染色质的成分主要是DNA,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两条核苷酸链上的磷酸基向外,使DNA双螺…
独家整理:铜死亡检测方法
21世纪是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世纪。作为科研人员,不仅要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时掌握科研动态。今天小编要说的是铜死亡(Cuproptosis),想必大家对铜死亡并不陌生,毕竟它的问世,可以说是掀起了学术界一片巨浪。但小伙伴们真的了解铜死亡吗?没关系,小编马上就会让你好好熟识“它”。铜(Cu)是一种重要的膳食微量营养素,包括Cu+(还原型)和Cu2+(氧化型)两种离子形式参与细胞生理功能的酶促调节。那么Cu是怎么进入细胞发挥功能的呢?第一步,在进…
【国自然热点推荐】细胞焦亡|经典细胞死亡方式如何玩出新花样
细胞固有一死,其死亡方式可谓绚丽多彩,让人眼花缭乱。在众多细胞死亡方式之中,小编发现,“细胞焦亡”作为出道20多年的“老演员”,在最近几年不断冲击国自然“热搜榜单”,实力不容小觑(图1)。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和大家唠唠细胞焦亡,看看是怎么个事儿~图1 细胞焦亡相关国自然项目中标情况(数据来源:ZCOOL国自然科学基金查询平台)老规矩,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细胞焦亡相关的小知识~
一文搞定IP、CoIP、CHIP、RIP
实验名称虽相撞,看我如何巧分辨。IP、CoIP、CHIP、RIP傻傻分不清?别着急,看完这篇你就懂了,包教包会!我们先掌握共性部分,再记住区分要点,这样就可以啦!免疫沉淀(IP)免疫沉淀(Immunoprecipitation,IP)是一种研究蛋白质间交互作用的生物技术,这种技术是将蛋白质视为抗原,并利用抗体与之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来进行研究。这项技术可用来将含有上千种不同蛋白质的样品中,分离和浓缩出特定蛋白质。进行免疫沉淀法时,抗体需要和一个受质结合。IP的实验原理很简单,就和“…
旋转?跳跃?小鼠的异常行为
小鼠刻板行为Stereotypical behavior of mice.小鼠在繁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问题,有些是人为操作不当,有些则是小鼠自发性问题,而我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小鼠会在笼子里“旋转”“跳跃”,这究竟是由哪些原因导致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小鼠刻板行为指的是一种固定且重复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一些无意义或无目的的动作,例如上述提到的,小鼠在同一位置不停地转圈、追赶自己的尾巴,或者是小鼠在笼内拐角处不停地原地跳跃,又或者是小鼠不停地在笼内上下翻转等等…
如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质量以及ROS水平?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中枢”与“命运开关”在微观的细胞世界中,线粒体不仅是制造能量的“发电厂”(95%的ATP由此产生),更是调控生死决策的“指挥中心”。当线粒体功能健全时,它们通过膜电位(ΔΨm) 驱动ATP合成、钙稳态与信号传导;一旦功能崩溃(如凋亡、疾病中),则会触发活性氧(ROS)爆发与线粒体网络解体——这些变化如同细胞命运的“早期警报”。为什么需要精准检测线粒体?1. 功能监控(ΔΨm):• 膜电位是线粒体健康的“电压表”,其崩溃(如JC-1红绿比↓或TMRE荧光…
重磅综述!Nature顶级子刊(IF:113.915)|自噬研究没有新思路,一文了解
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借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今天小编分享一篇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上的关于自噬的综述文章,IF:113.915。摘要维持蛋白质稳态和细胞器完整性和功能对于细胞稳态和细胞活力至关重要。自噬是介导将各种细胞货物运送到溶酶体以进行降解和回收的主要机制。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对疾病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然而,在癌症…
大(小)分子蛋白WB如何跑出漂亮条带?这几个步骤一定要优化!
Western Blot作为基础生命科学检测方法之一,目前已经有适配性较高的通用型实验检测方案和流程。但蛋白质作为一个特异性较强的检测指标,总会有一些并不适用于常规方法,且需要我们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或者修改,才能保证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如果你研究的蛋白分子量较大或较小,且苦于一直跑不出好看的WB结果,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可以帮到你!WB实验一般流程什么是大/小分子蛋白1)大分子蛋白大分子蛋白一般指WB检测中分子量>200kDa的蛋白质,由于其分子量大,迁移速度慢,转膜困难等特…
疾病动物模型-心肌梗死模型
在医学研究中,心肌梗死模型是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帮助科学家深入理解心肌梗塞的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发展。通过模拟心肌梗塞的发生过程,研究人员可以更精确地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进而推动临床实践的进步。本文将从心肌梗死的疾病背景出发,详细探讨其发病机制,综述近年来在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小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并对模型的表型评价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心肌梗死疾病背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
【国自然热点推荐】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现状+机制+实验 | 一文统统搞定!
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铁死亡、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巨噬细胞吞噬、巨噬细胞迁移……小编想一定是这些研究热点的堆积,才一步步把巨噬细胞送上“国自然榜一”的地位~在这些研究热点中,有一个隐藏颇深的热点可能很多小伙伴们还没发现,今天小编把它揪出来“公之于众”,让更多小伙伴们知道,巨噬细胞竟还会“布下天罗地网”!噔~噔~噔~今天的重磅推荐——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Macrophage Extracellular Traps,METs)来啦!巨噬细胞胞外诱捕网——研究现状深知大家时间宝贵,小编直接…
一文拯救 WB 实验!Western blot 内参选择避坑全攻略
一、常见的内参抗体 1.β-actin(42 kDa)特点:β-actin 是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和组织中,其表达相对稳定,且与众多目标蛋白的分子量差异较大,便于在 Western blot 实验中区分。局限性:在肌肉组织中,β-actin 的高表达可能影响内参的准确性。此外,其聚合状态易受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从而导致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因此,在肌肉组织相关研究或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的实验中,建议优先选择其他内参抗体,如 GAPDH 或 β-tubulin。2.GAPDH(36 kDa)特点:GAPDH…
告别玄学!一文搞懂 PCA 降维原理+ 避坑指南
生物医学研究的浩瀚海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海量且高维度的数据洪流。以基因数据为例,每一个样本都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基因的测量指标,每一个基因都宛如一个独特的特征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的多维数据空间。然而,人类的认知能力在面对如此高维度的数据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难以直观地洞察样本之间的内在差异与联系。此时,主成分分析(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便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在数据的迷雾中指引方向。PCA 是一种经典的降维方法,其核心理念在于从众…
细胞迁移 / 侵袭实验全攻略
细胞迁移和侵袭是生物学研究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细胞迁移/侵袭实验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医学实验,旨在评估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尤其是对细胞在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下的行为进行模拟和观察,一般在肿瘤恶性化表型研究中最常见。因为在肿瘤治疗中,普遍认为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对肿瘤细胞进行干预(过表达、敲低、敲除、点突变、药物处理)后对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进行检测,可以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No.1细胞迁移/侵…